top of page
搜尋

你的財產不是你的資產

  • 作家相片: 家昌 蔡
    家昌 蔡
  • 2022年10月3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2022年10月4日

這週三(10/5)受邀分享房地產的相關經驗,想了想這些經驗其實沒法套用在其他人身上,因為主客觀環境都不一樣,個人的條件與需求也通常大相逕庭,或許談些財商思維與觀念應該更能讓聽者們受益吧!


是的,題目決定要讓人記住又留點懸念的..... 你的財產不是你的資產!


財產不等於資產,這是我第一個想要讓聽者理解和認知的!

有些人財產看起來很多,但是他並不富有,或者僅是表面上看起來富有,但實際上壓力比起很多所謂的平常人是更大的,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來說,有些人住著天龍區的億萬豪宅,表面上他有一棟價值億萬的不動產,但若他是貸款8,000萬買的呢?若以利率1.8%和30年攤還去計算,每個月應繳本利就高達近30萬,當然能買得起這房子的人本身應該有一定的收入才敢買,但若發生萬一或突發狀況呢?像是突然公司經營不善或工作被消失了......所以,當你貸款買房時,其實對你來說是負債,有一個人卻是將你的房子列為資產,那個人就是你的貸款銀行,它可是將你的房子清楚且明確的列在它的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


接下來談一下什麼是資產?就我來看,資產就是會對你產生正向金流的財產!

應該會有人問,那全款買房的話,房子總算是我的資產了吧?答案一樣不是!

這是因為買了房之後,你可能會有管理費的支出,裝潢費的攤提等等,就算你都沒有這些費用,這房子也沒給你帶來任何正向金流,所以也不算是你的資產;那房子算是資產的發生條件是?

  1. 房子交易時,你售出的總價扣除你所有的成本為正時,請注意是所有成本!

  2. 房子出租出去,你每月收入是大於每月付出的成本時,請注意是所有成本!

  3. 房子買來後,產生其他附帶效益,此效益大於你所有的成本時,這點舉例說明一下,假設你的結婚對象要求你必須要買間豪宅才願意嫁給你,但同時她的陪嫁價值會高於你房子的十倍或百倍以上,這房子當然算是資產!

有人這時候可能會心生懷疑,那資產豈非是和我一輩子無緣了,我既沒錢也工作不穩定的話!

這邊要先釐清一個觀念,很多人會把賺錢和工作劃上等號,或是把賺錢和當企業老闆劃上等號!事實上,你能不能賺到錢,只和你的信用有關,如果你無法理解一切的源頭是信用時,那你大概率會和有錢這件事情成為平行線!

為什麼這樣說呢?你每天辛勤工作是會有薪資收入沒錯,但那通常只夠你溫飽,想要做其他投資或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最好是洗洗睡比較快!有人可能會反駁,也有收入很高的高高高階主管,是沒錯,但他們可以領到高高高薪是因為他們的信用比你好,而不是真的工作能力比你好多少!關鍵是,領薪水一樣是很不確定的事情,不管你占了多高的位置或領了多高的薪資,都可能隨時就被請下台!再來,也有知名的創業家說過,如果你只是希望有錢,千萬別走創業這條路,原因很簡單,創業七年後還存在的比例大概是1%,這1%中會上市櫃或是做得風生水起的也是1%,也就是你若是去創業有大概率的機會是賺不到錢甚至是賠了一屁股錢!


這時候很多人可能會想說,我要鼓勵大家去做保險做業務吧!

並沒有喔!事實上,不做保險不做直銷也都有機會可以擁有長時間的穩定正向金流!

舉個例子,上面講到的租屋就是;這時候又會有人問說,可是我沒錢怎麼買房子來租人?這時候又必須打破二個觀念,一是買房子不一定要有錢,有信用比較重要!二是要租人房子為什麼要自己有房子!

這真的可能嗎?我只能說,這都有真實案例,但這要說清楚的話,篇幅太長,有機會再開其他文章來分享!簡單一句話,當二房東不香嗎?


回到正題,那你該買房嗎?

建議可以思考以下四個問題,但我依然不會告訴你答案!!!

  1. 20年前的一萬vs.現在的一萬vs. 20年後的一萬,你覺得價值是一樣的嗎?抗物價和通膨是很重要的財商思維!

  2. 不管發生多大的經濟困境或金融危機,像是日本失落的30年或是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再看看目前的房價,是否仍是遠超那時的高點?房子是最容易變成資產的,這道理有錢人都懂,所以你必須懂!

  3. 先買票上車原則:除非你認為臺灣經濟從此刻開始只會下墜到永遠救不起來,那當然不用思考買房這件事情,事實上你應該所有東西都不要買,離開臺灣比較快;若否,你看30年前100萬的房子(也是一堆人嫌貴和抗議的一堆),現在可能市值破億了!買房子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不可能一步到位,包含我自己在20幾年前買第一間房子時也是從1-2房開始看,等你開始有資產後自然就會買到符合你最理想的房子,但就跟搭火車一樣,就算你一開始只能買得起站票,總是會抵達你的目的地,但若你連站票都嫌貴而不想買,那你就沒有任何機會抵達目的地!

  4. 買稀缺資源原則:若真的打算買房了,那這點要注意一下!簡單說,老實且認真的問自己,自己會想去住也會住得舒服嗎?這邊要強調,沒有完美的房子,所有條件都具備的房子,通常你也買不起!所以要取捨,只要滿足一二項稀缺資源就可以了,像是我買房子若離小孩的學校近,那是不是在捷運站附近就沒這麼重要!學校就是稀缺資源,但這每個人是不太一樣的,每個人在意的稀缺資源不同,所以問自己最準!

前面說了,我並不會告訴你該不該房,因為我不知道你的資產狀況,也不知道你的財商思維到哪,更不知道你認不認同上述的觀念原則,僅就我20多年來的房地產經驗和大家分享!

總結一下的話,大概是簡單二句話:

  1. 自住買房要有投資心態,反之亦然!

  2. 賺錢是靠信用,和創業是二碼子事情,買房子也是一樣道理!

不知不覺打了這麼多字,希望對有緣看到的你有些幫助!

(附圖是預計明年要入住的新家)




 
 
 

Comentarii


bottom of page